石涛的《墨梅册》绝非传统文人画的简单延续,而是一场以笔墨为刀剑的视觉革命。十二开册页以“破空”之姿,将梅花从程式化的“疏影横斜”中解放,赋予其野性生长的生命力。
石涛以“截取式构图”撕裂传统梅画的静态美学。梅枝或如利剑直指苍穹,或似虬龙盘曲欲破纸而出,第四开中斜逸的梅枝在转折处墨色骤停,似有风雷骤起之势。这种“险绝”构图暗合晚明徐渭“不求形似求生韵”的写意精神,却又以更激进的方式打破对称均衡——第五开中交错如网的梅枝与疏密悬殊的花朵,在墨色浓淡的虚实呼应中达成微妙平衡,恰似一场精心策划的视觉叛乱。
石涛将篆隶笔法融入梅枝勾勒,线条如“金刚杵”般刚劲,却在转折处暗藏柔韧。第二开中老干虬曲,起笔如刀刻石,梢头却以侧锋飞白扫出飞雪意象,第七开更以焦墨渴笔写铁骨梅枝,淡墨湿笔晕染新绽蓓蕾,形成“铁骨冰肌”的双重性格。这种笔墨语言的刚柔辩证,恰是其“画者从心,法无定法”艺术哲学的具象化。
每开册页均配自作诗,诗书画三绝交融。第十开中,梅枝半含情态,题诗“只恐江风吹落花”以行草疾书,末句“吟上江楼见飘渺”忽转楷书顿笔,视觉节奏与诗意流转完美契合。石涛以“休笑苦瓜一味冷,行藏已入梅花禅”自喻,将梅花升华为参禅悟道的媒介,在“破空”与“重构”中完成从“遗民画家”到“扬州画派先驱”的身份蜕变。
2025年北京保利春拍中,《墨梅册》以1069.5万元成交,领衔古代书画板块。这一价格不仅印证了其笔墨技法的稀缺性,更揭示了市场对“以艺载道”精神内核的认可。当观者凝视这些盘曲如龙、铁骨冰心的梅枝时,看到的不仅是艺术语言的革新,更是一个时代艺术家在历史剧变中的精神写照——纵使身处“万白摧残后”,依然保有“敢与盛唐争气象”的傲骨。
股票配资集中网站,股票配资中心网址,正规的股票杠杆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